西域考古墓地墓葬类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9-11-17
和静盆地以察吾呼1, 2, 4, 5号墓地为代表,形成了以竖穴石室墓为特征的察吾乎文化区,这种文化在随葬陶器上表现为彩陶和彩陶带流罐流行。彩陶和彩陶带流器的影响范围要比石室墓更广,到达群巴克墓地、吐尔墓地、拜勒其尔墓地等,这些墓地尽管出土与察吾乎文化相近的彩陶,但没有察吾乎文化的石室结构,且相对而言,吐尔墓地的彩陶与察吾乎文化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特点表明了这一区可能存在着多种人群的活动,但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奇怪的是离察吾乎墓地较近的小山口墓地却反映了不同的一面,这里出现了汉文化色彩明显的箱式棺墓。
华亭息园,公墓,上海墓地
石构墓葬主要集中于昆仑山、帕米尔和天山山区,远离西域南、北道这两条交通干线,游牧特点明显,往往汉文化因素较弱。汉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西域交通路线即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地带显示强烈存在感,越靠近东部地区越明显,但远至帕米尔也有发现,说明有一个由东而西的过程。它甚至出现于离察吾乎墓地、拜勒其尔墓地很近但更偏僻的小山口墓地,却不见于察吾乎墓地,哈恰说明时势的变迁。
总之,西域考古墓地墓葬类型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性,西域考古文化的这种复杂化正是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带来明显外部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来自中原文化的丝绸、漆器、铜镜和钱币等成为墓葬的重要物质存在。地区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成了地域文化类型,还表现在塔里木南、北缘绿洲文化和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间游牧文化的两元体系上。汉代西域葬俗的汉化特征正是中原影响和对于中原文化认同的表现。